初秋的谈球吧官网北京,天气微凉,但在城北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内,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,明亮的灯光下,十余名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护面的小剑客们正手持花剑,或弓步直刺,或防守还击,金属剑身碰撞的清脆声响与教练的口令声、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声响成一片,场边,一位气质干练、目光专注的中年女性正静静观察着,不时在小本子上记录着,她,就是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。
“看,那个穿红色防护背心的小女孩,上周还因为太久没训练,有点怕被击中,今天已经能主动进攻了,这种重新找回的勇气和快乐,是任何奖牌都无法替代的。”王钰指着场内一个灵活的身影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对她而言,推动击剑运动发展,尤其是让青少年在经历特殊时期的波折后,能安全、快乐地重返剑道,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“回归”背后的挑战与机遇
在过去几年里,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体育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,青少年体育培训更是首当其冲,击剑运动,这项源于欧洲贵族、讲究礼仪与技巧的对抗性项目,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训练场馆的周期性关闭、线下赛事的停摆、孩子们训练的中断……这些都可能导致学员流失、技能生疏,甚至对运动失去兴趣。
“那段时间,我们都很焦虑。”王钰坦言,“击剑不是一项可以轻易在家独自练习的运动,它需要专业的场地、装备和对手,长时间的隔离,孩子们不仅体能会下降,更重要的是,那种与剑道、与伙伴、与教练建立的连接感会变弱。”
挑战中也孕育着机遇,王钰观察到,社会公众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居家生活后,对身体健康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。“家长们更愿意投资孩子的身体素质了,孩子们自己也渴望走出家门,参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,释放能量,结交朋友。”她分析道,“这为我们推广击剑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期。”

理念先行:快乐比名次更重要
面对“回归”这一主题,王钰强调,协会和俱乐部的首要任务,不是急于追求训练强度和比赛成绩,而是帮助孩子们重新点燃对击剑的热爱,享受重回剑道的纯粹快乐。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冠军。”王钰的语气坚定而平和,“击剑的魅力在于其‘移动的国际象棋’属性,它不仅能锻炼身体素质,更能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、应变能力、策略思维和礼仪风度,我们要做的,是让他们在持剑交锋的过程中,体验到思考的乐趣、挑战自我的勇气以及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。”
为此,北京市击剑协会在王钰等人的推动下,指导各会员单位、俱乐部在恢复训练初期,采取了一系列“软性”回归措施:降低初期训练强度,增加趣味性游戏和基础步伐练习,帮助孩子们恢复体能和肌肉记忆;强化教练与学员、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,重建团队归属感;举办小范围的内部交流赛,弱化排名,强调过程体验和技术运用。
“我们看到,当孩子们再次穿上帅气的击剑服,戴上护面,拿起剑,他们的眼睛里是有光的,那种久违的兴奋和期待,说明他们内心是热爱这项运动的,我们要小心呵护这份热爱。”王钰说。
安全是快乐回归的基石
让孩子快乐回归,安全是绝对的前提,王钰特别强调了协会在安全训练方面的严格标准和要求。
“击剑是一项安全的运动,但这建立在严格的器材检查、规范的技术动作和充分的热身准备之上。”她介绍,协会定期组织教练员参加安全培训,考核其对运动损伤预防、应急处理等知识的掌握,要求各俱乐部必须对学员的剑、护面、防护服等装备进行常态化安全检查,确保万无一失。

“尤其是在孩子们恢复训练的初期,身体机能和反应能力可能还未达到最佳状态,教练会更加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,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。”王钰补充道,“我们希望通过完善的保障,让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送回剑道。”
赛事驱动与长远培养
在孩子们逐步适应并重新享受击剑乐趣的基础上,王钰认为,适时、适度地引入赛事活动,是保持他们长期兴趣和动力的重要一环。
“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果、激发斗志的良好平台,但我们主张‘以赛代练、以赛促学’,淡化比赛的功利色彩。”王钰介绍,北京市击剑协会正在积极策划和恢复面向青少年的各级各类赛事,包括校级联赛、俱乐部挑战赛等,旨在为不同水平的青少年选手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。
“在这些比赛中,我们更看重孩子的进步和努力,而不仅仅是输赢,我们会设立‘拼搏奖’‘进步最快奖’‘体育精神奖’等,让更多孩子获得认可和鼓励。”她希望,通过这些积极的比赛体验,能让孩子们理解竞争的真谛,学会坦然面对胜负,并将击剑运动内化为一种长期的爱好乃至生活方式。
展望未来:让击剑融入更多孩子的生活
谈及未来,王钰表示,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致力于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提高。“我们希望击剑不再是少数人的‘贵族运动’,而是能走进更多普通孩子的课余生活。”
协会计划与教育部门、更多中小学展开合作,推动击剑进校园活动,开设击剑选修课、社团课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项运动,也将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,提升基层教练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,从源头保障青少年的训练质量。
“也许未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,但通过在剑道上的磨练,他们获得的挺拔体态、敏捷思维、坚韧品格和尊重对手的修养,将让他们受益终身。”王钰充满期待地说,“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挥洒汗水、绽放笑容,享受挑战与成长的快乐,就是我们所有努力最大的价值所在。”
训练馆内,又一轮练习结束,小剑客们摘下护面,露出红扑扑、汗涔涔的小脸,互相讨论着刚才的攻防,笑声朗朗,那片方寸之间的剑道,对他们而言,不仅是比拼技艺的赛场,更是收获友谊、勇气和快乐的成长空间,而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,正是不遗余力守护这片空间,点亮孩子们心中那盏热爱之火的重要力量。
评论